close

  7月6日17時,廣東惠州產品(濟南)展銷會落下帷幕,簽訂貿易合同142宗,合同金額126.76億元。這是2009年以來惠州市委、市政府先後聯合廣東省經信委、省商務廳舉辦的“惠貨全國行”第13站。
  作為珠三角中具備強大後發優勢的城市,惠州服務企業系列努力結出碩果,實現了國內外市場“兩手抓”。一邊是惠貨全國行、全球行、網上行等開拓市場“組合拳”持續發力,另一邊是“企業服務月”及“惠42條”、新“惠28條”等諸多“乾貨”不斷釋放紅利。
  “群眾路線具體到企業,就是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一切為了企業、一切依靠企業。”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說,服務企業是儘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的迫切需要,也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迫切需要,惠州立足於解決問題、立足於常態化,為企業發展“解困、減負、創優”。
  經濟兩位數的穩健增長,已證明“惠州經驗”的成效。發展既有質量,又不失速度,正是這種實幹與擔當,使惠州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成為珠三角乃至全省的新亮點、新焦點。
  ●專題撰文:
  周歡 李鬱英 何立
  ●●成果
  13場展銷會簽約逾2100億
  7月4日—6日,山東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253家惠州企業展出6956個品種、12.3萬件(套)產品。其中不少產品處於國內外領先,如惠州市智冠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靜脈識別技術、TCL推出的3D裸眼電視。
  其實這些產品讓濟南市民在大飽眼福的同時也享受到實惠。當地居民王女士早早來“趕場”,買了電器、女鞋、衣服等一堆物品。她說:“這裡的東西質量好,價格又便宜。”
  惠州市安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此次帶來1000包梅菜、100袋大米,開幕後2小時就被一搶而空。公司負責人黃月良說,第一次參加“惠貨全國行”,沒想到效果這麼好。
  其實這並非“惠貨”第一次引發轟動。6年來,“惠貨全國行”的足跡踏遍東中西部13個省城,涉及近半個中國。
  萬事開頭難,持之以恆更難,惠州也因此在全省組織企業到省外開展銷會的地級市中一路保持並自我刷新舉辦場次最多、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廣東紀錄。
  惠州市市長麥教猛說,2009年以來惠州持續開展“惠貨全國行”展銷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擴內需、促增長”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廣貨全國行”戰略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幫扶企業、服務企業的實際行動。
  連續參加了13場展銷會,惠州電道科技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陳金波說,前12次參展使公司在12個省市建立了銷售渠道,這次在濟南又簽了一筆5000萬元的訂單。
  “惠貨全國行”成為企業打開內銷市場的捷徑。惠州一家以外銷為主的民營企業愛華仕運動用品有限公司,通過參加13場展銷會簽訂近4億元銷售合同。
  嘗到甜頭,越來越多的惠州企業加入展銷大軍,從2009年首場展銷時的142家,發展到此次253家,其中61家企業13場一場沒有落下。展覽面積也從最初的6100平方米,增至1萬平方米。“惠貨全國行”的平臺效應與品牌力逐漸凸顯。
  惠州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這13場展銷會累計簽訂銷售合同3326宗,總金額2130.69億元,吸引各類客商和觀眾逾154.2萬人次。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多年來惠州“擴內需、拓市場”的努力沒有白費。2008年,惠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品內銷比例僅為42%,2013年已增至62.4%,對於外銷的依賴性降低了20.4個百分點。
  ●●行動
  三管齊下幫企業營銷
  作為“廣貨全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商務廳商務交流處副處長周潮軍說,“惠貨全國行”對於貫徹落實全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交流合作,促進全國範圍內產業轉移和升級,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但惠州市幫扶企業的腳步沒有停歇,瞄準國內市場之時,還通過“惠貨全球行”、“惠貨網上行”助力企業在國際和網絡上“開疆拓土”。
  繼在巴西、俄羅斯“吸金”20.78億美元後,“惠貨全球行”第3站將於2014年11月挺進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辦展覽會。目前報名企業超過40家。
  惠州市華陽集團連續參加了13場國內展銷和2場國外展銷,該公司品牌總監唐雲森說,每次都新增大筆訂單,對開拓國內外業務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很大幫助。
  為企業服務,就是要當好“貼心人”,聽訴求、解難題。為此,從濟南之行到即將進軍南非,惠貨全國行、惠貨全球行每一站選址都由企業投票決定。從“由民做主”到“由企業做主”,最大程度實現了惠企助企。
  在“電商時代”為幫企業“觸電”,惠州力推網上展銷。從2011年上線至今,“惠貨網上行”電子商務展銷平臺註冊網商突破18.6萬家,全網營銷為企業轉型註入新動力。
  2013年底,該平臺還借道微信再升級,免費為企業建“微網通”,目前已有上千家企業和商戶搭上微信營銷快車。
  “我們今年1月的訂單中,有40%是來自這一渠道。”惠州的母嬰用品移動電商企業“Dola麻麻海淘”負責人說,自從借助“微網通”免費開通微商城,近幾個月來,訂單越來越多。
  從全國到全球,從線下到線上,惠州為產品展銷編織了一張大網,三管齊下,共促發展。惠州市市長麥教猛說,惠州將深入推進惠貨全球行、全國行、網上行,打造永不落幕的展銷會。
  實際上,這也只是惠州服務企業成長、優化營商環境“一攬子計劃”中的一部分。近年來,惠州市推出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正為經濟進位趕超蓄能量、聚動力。
  ●●新政
  政策助經濟增幅居珠三角前列
  為補齊民營經濟短板,惠州2013年出台“惠42條”,提出實施融資助企、市場開拓、減負惠企等九大行動,並將每年6月定為“企業服務月”。
  今年6月份,惠州市級層面舉辦了3場大型“企業服務集市”。惠州市經信、外經貿、工商等31個單位為“趕集者”解疑釋惑、紓困解難。同時,還舉行了6場服務企業的主題講座輔導,7場縣區推動項目落實會。
  想企業所想,急企業之急,政府服務贏得企業“點贊”。惠州正源微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以前反映訴求,要多個部門跑,有了“服務集市”,一個地方就可辦好,方便多了。
  “把服務窗口搬到‘集市’,就是讓企業省事、省心。”惠州市經信局負責人說,這3場“集市”共吸引企業人員2700人次,反映和咨詢問題2419個,其中2399個已現場辦理或答覆,只有20個待答覆。
  據介紹,這次“企業服務月”,是惠州繼去年之後開展的持續時間長、規模大、範圍廣、針對性強的又一次集中調研、服務企業的行動。事實上,幫扶企業、發展經濟,早成當地共識。
  惠州市今年改革涉及8大方面50個重點,重中之重就是經濟體制改革。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提出,要以此為牽引,帶動其他領域改革,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並盡可能與國際接軌。
  改革發展背景下,系列新政策讓企業“輕裝上陣”。根據新版實體經濟發展“惠28條”,惠州今年扶持企業的專項資金將投3.59億元,還全部免收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費。
  企業“減負”了,經濟“增量”也出來了。
  今年一季度,惠州市經濟“開門紅”,GDP同比增長10%,高於全省2.8個百分點,且以第1名領跑珠三角。1-5月,在監測的14項經濟指標中,惠州有8項增幅穩居珠三角前3名。
  GDP3000億元、公共財政收入300億元,是今年惠州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的第一階段目標。如今,2014年已經過半,惠州的答卷也正在亮出。對於實現預期目標,各方充滿信心與期待。
  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惠民、生態保持較高水平,惠州2013年譜寫了這一篇章,2014年將翻開新的一頁。  (原標題:惠州企業省外展銷刷新廣東地市紀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b00bbkm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